中医怎么治疗癫痫的

激光婴儿可以承受吗-宝宝能用激光治疗癫痫吗

一般中医可通过药物、针灸、按摩等方法治疗癫痫病。

1.药物:一般患者患有癫痫病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天麻、麝香、羚羊角等中药进行调理。这些药物有清热镇惊、熄风通络、平喘利尿等功效,能够缓解患者不适症状。

2.针灸:癫痫病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灸治疗。通常针灸不仅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还可以刺激大脑神经是患者不易发病。

3.按摩:通常按摩可以使患者神经系统处于放松状态,保持身心健康。癫痫病患者经过按摩,能够缓解失眠、乏力等不适症状。

建议癫痫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蛋白质食物,比如鸡蛋、苹果、西兰花等。这些食物可以提供患者身体所需,减少疾病发生,促进身体恢复。

动静脉畸形

动静脉畸形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病,所以很多的人并不是太过了解这种病。虽然少见,但是这种病的危害确实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对于新生儿以及儿童来说。那么,动静脉畸形是怎么回事?

动静脉畸形是什么

动静脉畸形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但是并不是很多人了解。所以,有人想问,动静脉畸形是什么?事实上,动静脉畸形是一种先天性的血管疾病,而且这个病还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恶化,所以,最好能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动静脉畸形是一种高流量的先天性血管畸形,而且到现在为止,病因还不明确。一般来说,在胚胎发育到第4-6周的时候,动静脉血管网开始分化时,此时发育受到阻碍,从而出现出现异常。简单来说,动静脉畸形是由一团动脉、静脉及动脉化的静脉样血管组成的,而动脉直接与静脉交通,其间无毛细血管网。动静脉畸形一般表现为皮肤红斑、皮温增高、可触及搏动等的症状。此外,局部可能会出现疼痛、溃疡或反复出血等的症状,严重者还会因为长期血流动力学异常而导致心力衰竭。

动静脉畸形发病率比较低,而且大约60%的患者在出生时即被发现,而其余患者的症状则在儿童期或成年期才会逐渐显现。这个病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会逐渐恶化,因此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

动静脉畸形的症状

脑血管畸形如果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的话,就需要了解它的症状。尤其是对于宝宝来说,如果在出生时或者是之后的那一段时间没有及时发现的话,之后病情就会变得越来越严重,治疗也会比较难进行。所以,家长应该了解一下这个病有什么样的症状。那么,动静脉畸形的症状有哪些呢?其实,动静脉畸形可能引起外观畸形以及重要组织器官受压、功能损害等情况。

首先,动静脉畸形的患者可在皮下发现有紫红色的肿块,而如果是位置较深的患者肿块可能会没有异常的颜色。位置表浅者,则可见畸形屈曲盘张的血管。而且,因为存在动静脉畸形,所以通过触诊可以触摸并感觉到病灶部位异常波动。局部还可能会出现疼痛、溃疡或反复出血等的症状。此外,大部分动静脉畸形病灶部位的温度要比周围正常组织要高一些。

这个病继续深入发展的话,还可能会有其他的一些危害出现,如可能出现心力衰竭等的情况,导致病人生命垂危。所以,这个病最好是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够把危害降到最低。

动静脉畸形严重吗

动静脉畸形可以导致那么多症状的出现,还会有危害,那么,有人想知道,动静脉畸形严重吗?事实上,动静脉畸形虽然发病率比较低,但是还算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复杂动静脉畸形号称血管畸形中的“癌症”,治疗起来很棘手,而且预后差,所以往往会出现无法控制的大出血,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生命危险。

动静脉畸形在形态学中属于蔓状血管瘤,它相较于其他类型的血管变疾病较少见,加上其症状比较不明显,所以很容易和其他一些症状混淆,造成误诊。当畸形的动脉异常搏动,就会牵拉神经组织,从而造成神经性疼痛。

而当瘤体发展到一定的面积之后,可能会挤压、压迫周围正常组织器官,从而造成造成器官功能障碍。比如,婴儿头皮下的动静脉畸形发展较快,可能会引起癫痫、青光眼等。此外,患者还可能会因为血液循环障碍而造成局部组织缺血、坏,发生溃疡,长时间不愈合,严重者需要被截肢,造成残疾,又或者会因为长期血流动力学异常,而导致心力衰竭。总之,动静脉畸形没有及早发现治疗的话,就可能会危及生命,所以需要注意。

动静脉畸形的治疗

既然动静脉畸形那么严重,那么,动静脉畸形的治疗应该怎么进行呢?

事实上,对于动静脉畸形这一种病来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药物可以治疗,只能通过手术治疗。对于这个病的治疗方法,专家学者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经过了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以往的治疗手段包括激光、放射治疗、硬化剂注射、手术部分切除、供血动脉结扎及辅助性栓塞后手术切除等,但是都有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缺点。而现在,随着对动静脉畸形认识的深入,以及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在目前,介入栓塞是治疗这个病的首选方案。

由于这个病只能够通过手术进行治疗,而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小不能手术,所以拖到孩子长大后才送去手术,而事实上,这样做会导致孩子的病情进一步恶化。其实,当孩子满3岁之后,就可以进行血管畸形手术了。所以,家长们需要注意,如果孩子出现了动静脉畸形的症状,如皮温增高、搏动性包块等,应该要引起注意,最好是去医院检查清楚,是不是动静脉畸形。如果确诊的话,就需尽早到介入科治疗。

治疗癫痫,什么最有效?治疗期为多久?需要多少医药费?

治疗多久不好説各家医院治疗方法大同小异,但要看医院宰不宰你了。 至于钱只要医院教会患者家属如何叫病人吃药,花费不会太高,3000-5000元左右 如果病情严重上万都不过。 常规治疗 一、一般药物治疗: 1.根据癫痫发作类型选择安全、有效、价廉和易购的药物。 ①大发作选用苯巴比妥90-300mg/d。丙戊酸钠 0.6-1.2/d,卡马西平 600-1200mg/d等。 ②复杂部分性发作:苯妥英钠 0.2-0.6/d,卡马西平0.2-1.2/d。 ③失神发作:氯硝安定5-25mg/d,安定7.5-40 mg/d。 ④癫痫持续状态:首选安定10-20mg/次静注。 2.药物剂量从常用量低限开始,逐渐增至发作控制理想而又无严重毒副作用为宜。 3.给药次数应根据药物特性及发作特点而定。 4.一般不随意更换、间断、停止西药,癫痫发作完全控制2-3年后,且脑电图正常,方可逐渐减量停药。 5.应定期药物浓度监测,适时调整药物剂量。 二、在癫痫发作的治疗中,抗癫痫药物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抗癫痫药物可通过两种方式来消除或减轻癫痫发作,一是影响中枢神经元,以防止或减少他们的病理性过度放电;其二是提高正常脑组织的兴奋阈,减弱病灶兴奋的扩散,防止癫痫复发。 一般将60年代前合成的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乙琥胺、丙戊酸钠等称为老抗癫痫药,其中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钠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线抗癫痫药。 但有些发达国家,由于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的一些副作用,已将其列入二线抗癫痫药。仅将卡马西平、丙戊酸钠列为一线抗癫痫药。新的抗癫痫药如:加巴喷丁、拉莫三嗪、氨已烯酸、托吡酯等,目前比较新的是优时比的左乙拉西坦片。 三、对于明确病因的癫痫,除有效控制发作外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四、对药物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癫痫可行立体定向术破坏脑内与癫痫发作的有关区域,胼胝体前部切开术或慢性小脑刺激术。 五、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持续状态的治疗 1.积极有效的控制抽搐: ①安定,成人10-20mg, 小儿 0.25-1mg/kg,缓慢静脉注射至抽搐停止。随后将20-40mg加入葡萄糖液中以每小时10-20mg速度静脉滴注,连续10-20小时,日总量不超过120mg。 ②异戊巴比妥钠 成人0.5g溶于10ml注射用水中,以50-100mg/分速度缓慢静脉注射至发作停止。注射中要注意呼吸心跳变化。发作控制后应继续鼻饲或口服抗癫痫药物。 2.处理并发症: 保持呼吸道通畅,利尿脱水减轻脑水肿,防止酸中毒等。 手术治疗 一、脑皮质病灶切除术 (一)手术适应症 1、癫痫发作起源于脑的局灶部位(致痫灶),而致痫灶又位于非重要功能区,切除致痫灶后不发生新的神经功能障碍。 2、病灶在脑功能区或临近部位,如果此处脑功能本身已有损害,而临床症状又不能恢复者,也可考虑手术治疗。 3、癫痫灶已经形成,抽搐发作频繁,无自行缓解趋势,造成脑组织进行性损害,病程在2—4年以上者。 4、长期正规服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并经血药浓度测定已达到有效浓度,但仍未获得显著疗效者。 二、前颞叶切除术 (一)手术适应症 1、癫痫病灶局限于一侧的颞前部,并结果头皮脑电图,蝶骨电极或鼻咽电极检查明确提示患侧有局限性癫痫爆发放电,而且至少要有三次以上的检查记录相一致;另外,亦应与临床及X线的检查相符者。 2、双侧颞叶均有癫痫放电的病人,须经颈动脉注射阿米妥钠检查后,证实为一侧病灶者,或虽系两侧病灶,但一侧较另一侧异常放电的指数超过四倍以上者。 3、颞叶癫痫经长期正规的药物治疗后癫痫发作仍频繁,而控制无效者。 三、大脑半球皮质切除术 (一)手术适应症 1、偏瘫始于1岁以前的患儿,手术时期一般在7~8岁为宜。 2、一侧大脑半球萎缩,而健测正常者。 3、患侧大脑半球有多发致痫灶乃至累及整个半球者。 4、顽固性癫痫,患儿伴有性格的改变,如强迫观念,易冲动以及智力明显减退等。 5经过正规的药物治疗,仍不能控制癫痫发作或引起较严重的副作用者。 四、大脑联合切断术 (一)手术适应症 1、患有顽固性全身性癫痫多年,而且药物治疗难于控制,每月有四次以上癫痫大发作者。 2、癫痫灶位于一侧大脑半球者,手术指征较强;癫痫灶位于上侧大脑半球者,亦可考虑手术治疗,但疗效不及前者。 五、癫痫的立体定位手术治疗 (一)手术适应证 1、原发性癫痫和并有精神行为障碍者。 2、癫痫病因不明,癫痫灶也无法查出的各类癫痫患者。 3、脑电图显示双侧弥漫性改变,同步或非同步癫痫放电又无局灶性征象的患者。 4、严重顽固性全身性癫痫患者,药物难以控制频繁的发作(每日4次以上)者。 六、癫痫的小脑电刺激疗法 (一)手术适应症 1、广泛性顽固性癫痫,经长期药物难以控制的病人 2、癫痫发作类型有强直一阵挛性发作(大发作),肌阵挛发作及小发作的病人。 3、有确定性脑电图异常改变,智商(IQ)达70以上的病人。 4、较长期的癫痫发作,经各种检查排除颅内有占位变的病人。 七、激光手术治疗癫痫 利用激光手术刀切除致痫灶是一种不用开颅,可以达到切除致痫灶的新的先进治疗技术。 其优点1、能够准确的切除致娴灶;2、不会损伤正常的脑组织,并且有止血的功能;3、手术时间比传统手术方法缩短一半以上。 常用中药 石菖蒲: 辛、苦,温。归心、胃经。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是最常用的抗癫中药。 马蹄香: 味微辛、苦、甘、淡,气香,性平,无毒。入肝、肾、小肠、膀胱经。内服利尿通淋、清热镇惊、解暑、消风散气、去积、活血。 钩藤: 味甘、微苦,微寒,归肝、心包经。功效平肝熄风、清热镇惊,适用于肝阳上亢、热盛风动所致的抽搐。钩藤主要成分为钩藤碱和异钩藤碱,此药有明显镇惊作用,可以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有预防和控制癫痫发作的作用。 牵牛子: 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痰饮积聚,气逆喘咳。 缬草: 味辛微甘,性温,入心、肝二经,安神镇静,驱风解痉,生肌止血,止痛,治癔病。 蜈蚣: 性味咸、温,入肝经,能熄风止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熄风止痉作用强,适用于癫痫发作引起的惊厥抽搐及口眼歪斜,有一定毒性。 全蝎: 味辛、微温,入肝经,能熄风止痉、通络止痛、解毒散结,适用于风邪引起的惊痫,发作时有抽搐之症,需要注意的是全蝎有毒,使用时要注意剂量。 僵蚕: 性味咸、辛,平,入肝、肺经。功效熄风止痉、祛风清热、化痰散结,适用于肝风内动和痰热引起的癫痫病。 地龙: 性味咸、寒,入肝、脾、膀胱经。能熄风通络、清热镇惊、平喘、利尿,适用于温热、神昏、抽搐或瘀滞等痫证。 蝉蜕: 性味甘、寒,入肝、肺经。能疏散风热,又可凉肝熄风止痉,多用于癫痫抽搐之证。 羚羊角: 咸、寒,归肝、心经。能平肝熄风、清热镇惊、解毒,主治热盛神昏、惊痫抽搐。 牛黄: 性味苦、凉,归肝、心经。功效熄风止惊、化痰开窍、清热解毒,多用于热盛所致的惊厥抽搐。 中医治疗 (1)针灸 ①体针 取穴:主穴:背三针、鸠尾、筋缩、腰奇、间使、额三针、丰隆。配穴:中脉、照海、神门、关元、三阴交、足三里、太渊、三冲、膻中、血海。 治法:以主穴为主,每次酌情选用4~6穴。背上针取0.6~1.5寸芒针循督脉透刺,如神道透阳关,神道透大椎,腰奇透阴关。进针后中等频率(120次/分)捻转1分钟。额三针为双侧眉冲穴沿膀胱经透刺二针,取此连线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另一顶点沿督脉透针。余穴邪实用泻法,体虚用补法,留针15分钟,每日1次或隔日1次。 疗效:经上方治疗124例,配合三元辨证疗法,显效85例,有效2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91.06%。 ②头针 取穴:癫痫穴,顶中线,额中线,顶旁线,枕上正中线,颞后斜线。 癫痫穴位置:风池内1寸上1寸,斜方肌尽头处。 治法:进针后用G-6805治疗仪通低频脉冲电30分钟,发作严重者可适当延长通电时间。通电以麻感达到前额为好,亦可在脑电图病灶部位进行针刺通电。隔日1次。 ③穴住埋线 取穴:主穴:脊中、筋缩。配穴:大椎、长强、膻中、中脘、气海、内关。 治法:每次选1个主穴,辨证选用1~2个配穴。主穴常规消毒后,切开皮肤,用3号羊肠线3厘米埋人,不缝合。配穴用18号穿刺针埋线。每次埋线为一疗程,每疗程3个月。 疗效:用此法治疗816例,显效678例,有效138例,总有效率为10O%。大多数患者埋线1~4次。 ④艾灸 取穴:a.百会、大椎、身柱;b.前顶、神道、筋缩;c.百会、脊中、腰奇、鸠尾。 治法:上述三组穴位,顺序选用。每年小暑至处暑灸治1次,连续2~3年。穴位局部消毒,用0.2%普鲁卡因局麻,蒜汁涂抹后艾灸,头部穴位4~5壮,胸背部5~7壮或7~9壮,体弱及儿童酌减。灸位起泡处敷贴药油膏,并服食公鸡、鱼类以促使其化脓。药膏每日一换,至灸疤愈合。 (二)口服中药 口服中药较多,效果也不尽相同。中药讲究“对症施治”,同一种药不可能适合所有的癫痫病患者,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礞石滚痰散的不同药物配伍对癫痫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药物治疗的误区 误区一:癫痫药物副作用大不敢吃 对服用抗癫痫药物存在恐惧心理,认为这些药物副作用太大,会导致肝肾功能损伤、甚至导致智力低下等,从而拒绝服用药物治疗。 目前抗癫痫药物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但是只要患者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科学正确地使用这类药物,副作用是能够得到很好控制和解决的。相反如果不用药物治疗,任由癫痫发作,反而会加重患者病情,导致智力水平下降,使患者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 误区二:癫痫药物剂量越大控制越好 不少患者控制发作的心情迫切,开始服药时就把剂量用得过大或者把药物的剂量增加过快,从而导致副作用发生率增加。 对于诸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妥泰、拉莫三嗪等药物的初始剂量要从小剂量开始,不能把剂量增加得过快,一定要按照医生要求缓慢增加剂量,争取用最小的剂量达到最好的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