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枕简介

古籍治疗癫痫的案例-古人治疗羊癫疯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风府穴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特异性 8 所属部位 9 鬼枕穴的定位 10 鬼枕穴的取法 11 鬼枕穴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鬼枕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鬼枕穴主治病证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鬼枕穴的配伍 16 文献摘要 17 鬼枕穴研究进展 17.1 对凝血机制的影响 17.2 对血压的影响 17.3 调整胃功能 17.4 增强脑皮质、肝、肾和腓肠肌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 17.5 引起皮层、皮层下结构、肝、肾及腓肠肌组织化学改变 1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鬼枕 1 拼音

guǐ zhěn

2 英文参考

Fēngfǔ GV16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鬼枕为经穴别名,即风府[1]。出《备急千金要方》:“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第六针大椎上入发际一寸,名鬼枕。”

穴位 风府 汉语拼音 Fengfu 罗马拼音 Fengfu 美国英译名 Windy Prefecture 各

号 中国 GV16 日本 16 法

国 莫兰特氏 VG15 富耶氏 IVG15 德国 LG15 英国 Gv16 美国 Go16

风府为经穴名(Fēngfǔ GV16)[2]。出《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别名舌本(《针灸甲乙经》),鬼穴(《备急千金要方》),鬼枕(《备急千金要方》),曹溪(《本事方》),惺惺(《画墁录》),鬼林(《针灸学》(南京))。属督脉[2]。风府是阳维脉、督脉的交会穴[2]。风即风邪,府即聚集处,此穴在枕下,可治风邪之为病,常是风邪聚集的部位,故名风府[2]。风府穴主要用于治疗外感,神志以及头项、口鼻等部位病症:如流行性感冒,神经性头痛,颈项强痛,目眩,鼻塞,鼻衄,咽喉肿痛,暴瘖,中风舌急难言,精神分裂症,脑萎缩,延髓麻痹,高血压,头痛,项强,眩晕,失音,癫狂,中风,痫证,癔症,中风不语,舌缓不收,目痛,聋哑,背痛,呕吐,黄疸,下肢诸疾,半身不遂,颈项强急,颈项部神经、肌肉疼痛等。

4 风府穴的别名

舌本(《针灸甲乙经》),鬼穴(《备急千金要方》),鬼枕(《备急千金要方》),曹溪(《本事方》),惺惺(《画墁录》),鬼林(《针灸学》(南京))。

5 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大风颈项痛,刺风府。

6 穴名解

风即风邪,府即聚集处,此穴在枕下,可治风邪之为病,常是风邪聚集的部位,故名风府[2]。

7 特异性

风府是阳维脉、督脉的交会穴[2]。

8 所属部位

后头[3]

9 鬼枕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风府穴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4]。

风府穴位于项正中线,入后发际1寸,当枕骨粗隆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5]。

风府穴位于颈后区,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正坐,头微前倾取穴[2]。

风府穴在督脉的位置

风府穴在后头部的位置

风府穴在后头部的位置

风府穴在后头部的位置(肌肉)

风府穴在后头部的位置(骨骼)

10 鬼枕穴的取法

正坐,头微前倾,于后正中线上,后发际直上1寸处取穴。

风府穴位于颈后区,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正坐,头微前倾取穴[2]。

正坐,头微前倾,当枕外粗隆直下,于后发际正中上1寸凹陷处取穴[6]。

11 鬼枕穴穴位解剖

风府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斜方肌之间,颈韧带(左、右头半棘肌之间)、左、右头后大、小直肌之间。浅层布有枕大神经和第三枕神经的分支及枕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深层有枕下神经的分支。

11.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斜方肌腱之间→项韧带(左右头半棘肌之间)→左右头后大、小直肌之间[2]。

皮肤→皮下组织→项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7]。

11.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3颈神经后支及其伴行的动脉分布;深层有枕大神经和枕动脉分布;再深层可穿透被膜,损伤脊髓[7]。

布有第三枕神经与枕大神经分支,枕动脉分支[5]。

12 鬼枕穴的功效与作用

风府穴具有散风熄风、通关开窍的功效。

风府穴有祛风邪、利机关、清神志作用[2]。

风府穴是督脉、足太阳、阳维脉之交会穴,临床擅长治内风、外风。对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项强、背痛,或外感风热所致的头面五官诸疾,均可疏风解表以治之。[8]

风府穴为十三鬼穴之一,名鬼枕,意谓本穴具有醒脑开窍、熄风宁神的作用,故可治疗肝风内动,上扰神明之癫狂、痫证、中风。[8]

风府穴为风邪聚结之处,又乃风邪侵袭人体之门户,故以祛风而擅长,临床可以治疗内风、外风等多种病证[8]。

风府穴为足太阳经、阳维脉、督脉之会穴,有清热散风,化痰开窍之功[9]。

后脑与颈项最容易受风邪之侵犯,而其间之诸风穴(风府、风池、风门、翳风、秉风等)也为治疗风邪所必须。[9]

13 鬼枕穴主治病证

风府穴主要用于治疗外感,神志以及头项、口鼻等部位病症:如流行性感冒,神经性头痛,颈项强痛,目眩,鼻塞,鼻衄,咽喉肿痛,暴瘖,中风舌急难言,精神分裂症,脑萎缩,延髓麻痹,高血压,头痛,项强,眩晕,失音,癫狂,中风,痫证,癔症,中风不语,舌缓不收,目痛,聋哑,背痛,呕吐,黄疸,下肢诸疾,半身不遂,颈项强急,颈项部神经、肌肉疼痛等。

风府穴主要用于治疗外感,神志以及头项、口鼻等部位病症:如流行性感冒;神经性头痛、颈项强痛、目眩、鼻塞、鼻衄、咽喉肿痛、暴瘖、中风舌急难言及癔病、精神分裂症、癫痫、脑萎缩、延髓麻痹、高血压等[2]。

风府穴主治头痛、项强、眩晕、咽喉肿痛、失音、癫狂、中风[7]。

风府穴主治癫狂,痫证,癔症;中风不语,舌缓不收,目痛,鼻衄,鼻塞,聋哑,咽喉肿痛,头痛;项强,背痛;呕吐,黄疸,下肢诸疾,半身不遂等[6]。

风府穴主治头痛,项强,目眩,鼻衄,咽喉肿痛,中风不语,以及癫痫,精神分裂症,神经性头痛,流行性感冒等[5]。

治舌急不语,咽喉肿痛。失音,头痛,眩晕,颈项强急,中风癫狂, 。神经性头痛,颈项部神经、肌肉疼痛,感冒,癔病。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直刺0.5~1寸[5]。

直刺或向下斜刺0.5~1寸[7]。

针尖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2][6],深度应根据患者颈围的粗细掌握[6],一旦出现肢体麻电感应立即退针[6],不可再行提插 *** [6]。

注意:

禁深刺[5]。

针尖不可向上,以免刺入枕骨大孔,误伤延髓[2]。

不可深刺,以免伤及深部延髓[7]。

由于针尖向上深刺易入枕骨大孔,因此,针刺时以针尖朝向口与鼻尖方向较为安全。本穴深刺时一般有两个阻力感,第一个阻力感来自项韧带,然后是落空感,第二个阻力感是硬脊膜。操作时要特别注意针尖不要穿过硬脊膜,以防刺伤延髓。[6]

14.2 灸法

可灸[6]。

不灸[2]。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此穴禁灸,诸风穴多忌灸,以火入风穴则走窜愈烈也。犹炉灶之火,得风则旺也,慎之为要。[9]

15 鬼枕穴的配伍

风府穴配风门、风池、列缺、合谷、复溜治风寒感冒[2]。

风府穴配后溪治后头痛[2]。

风府穴配阳谷治目妄视、狂走[2]。

风府配风市,有疏风通络的作用,主治寒 伤肌肤经络。

风府配肺俞、太冲、丰隆,有理气解郁的作用,主治狂躁奔走,烦乱欲。

风府配风池、水沟、太冲、合谷,治小儿惊风[6]。

风府配大椎、本神、身柱、腰奇,治癫痫[6]。

风府配百会、太阳、风池、昆仑,治头痛[6]。

风府配承浆、天柱,治头项强痛[6]。

风府配哑门、廉泉,治中风舌缓、暴喑不语[6]。

16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治在风府,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大风,颈项痛,刺风府,风府在上椎。

《伤寒论》: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针灸甲乙经》:足不仁,刺风府。头痛项急,不得倾倒,目眩,鼻不得喘息,舌急难言,刺风府主之。狂易多言不休,及狂走欲自杀,及目妄见,刺风府。暴喑不能言,喉嗌痛,刺风府。

《针灸甲乙经》:督脉、阳维之会。

《针灸聚英》:项后入发际1寸,大筋内宛宛中,疾言其肉立起,言休立下。

《针灸资生经》:风府者,伤寒所自起,壮人以毛裹之,南人怯弱者,亦以帛护其项。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禁不可灸,不幸使人失喑。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头痛,颈急不得回顾,目眩,鼻衄,喉咽痛,狂走,目妄视。

《扁鹊心书》:但此穴入针,人即昏倒,其法向右耳入三寸,则不伤大筋而无晕,乃千金妙法也。

《针灸大成》:主中风,舌缓不语,振寒汗出,身重恶寒,头痛,项急不得回顾,偏风半身不遂,鼻衄,咽喉肿痛,伤寒狂走欲自杀,目妄视。头中百病,马黄黄疽。

《肘后歌》:腿脚有疾风府寻。

17 鬼枕穴研究进展 17.1 对凝血机制的影响

针刺风府、哑门,观察其对脑出血患者血液凝固与纤溶系统的影响。经两个月治疗后,测得血凝固程度降低,纤溶时间显著缩短。说明针刺风府、哑门有促进血浆纤溶系统活性增强、使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的作用,有利于脑出血部位血块的溶解、吸收。[6]

17.2 对血压的影响

风府对垂体性高血压有降压作用。针刺家兔“风府”,发现连续针刺5次(每日1次),在末次针后3h,脑皮质、肝和腓肠肌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均增强。连续针刺7次后3h,皮质下组织和肾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亦出现增高。[6]

17.3 调整胃功能

针刺风府穴,对胃功能有良性调整作用[2]。可使胃酸及胃蛋白酶高者降低、低者升高[6]。

17.4 增强脑皮质、肝、肾和腓肠肌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

针刺动物风府,脑皮质、肝、肾和腓肠肌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增强[9]。

17.5 引起皮层、皮层下结构、肝、肾及腓肠肌组织化学改变

古籍中的目窗简介

目窗为经穴名(Mùchuāng GB16)。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至营(《针灸甲乙经》),至宫(《普济方》),至荣(《针灸逢源》)。属足少阳胆经。目窗是足少阳胆经、阳维脉的会穴。目即眼睛,窗即窗户,此穴在头部眼目的上方,善治眼疾,犹如明目之窗,故名目窗。目窗穴主治头面、眼睛等疾患:如头痛头晕,面目浮肿,目赤肿痛,青盲内障,目翳,鼻塞,唇吻强,上齿龋肿,惊痫,头痛,青盲,癫痫,面部浮肿,目眩,眩晕,视物模糊,小儿惊痫,现代又多用目窗穴治疗屈光不正,球结膜炎,神经性头痛,结膜炎,视力减退,牙痛,感冒等。

详见百科词条:目窗 [ 最后修订于2018/5/3 20:09:22 共2225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癫痫症的睡眠问题处理

界定

 癫痫(epilepsy),根据我国古籍记载,有时把它称为“羊痫风”、“猪母癫”、“羊角风”、“羊晕”(闽南语),等等,完全是症状上的描述。因为有些患者在发作中或刚结束时,口中常会发出低沉急促浓浊的声音,极似猪叫,故称为“猪母癫”;有些患者在发作时常会手脚优直似羊头上的双角,故以其形状命名,称为“羊痫风”或“羊角风”;又因病发时常会昏倒,故又称为“羊晕”。以此类推,若年幼病人嗓音尖锐似鸡鸣叫者,则称为“鸡癫”;若发声强而有力似狗吠者,则称“狗癫”;若发作结束时的喘息声酷似跑步时之鼻息者,则称“马癫”;又有发作时手腕极度弯曲,五指并拢直伸,似猴爪一般,称为“猴癫”。其实不论外形如何,都一样是癫痫症。它是突发性脑细胞功能异常所导致的精神疾患。

 19世纪末叶,杰克逊医师(HughlingJackson)依生理学给癫痫下定义:“它是用来形容一种脑灰质所发生的、偶然的、突发的、过量的及快速的局部放电的名词。抽筋只是一种症状,它可在各种健康不同的状况下,在各种年龄里,在数不清的状况下发生”(台湾大学医院神经精神科癫痫研究小组,1970)。

癫痫的成因

 (1)内在的生理心理因素。

 癫痫真正的成因,已知它是一种大脑微细功能障碍。综合临床上的研究,下面这些情形都有引发癫痫的可能性:

 第一,脑部受伤。这种伤害也许在胎儿时期发生,也许在生产的一瞬间(难产,婴儿卡在阴道中造成缺氧)产生,也可能是各种发炎症的结杲(如脑炎、脑膜炎、麻疹、百日咳、神经性梅毒等),也可能来自严重的头部外伤、脑部肿瘤或循环性障碍的结杲。

 第二,身体异常。身体其他器官不正常(如肾脏病、大脑退化性疾患、血管疾患及一些脂质代谢异常等)。

 第三,情绪上的困扰。这是因为脑部早已有不正常的部分存在,所以,癫痫常会在情绪不安,烦躁时发生。

 (2)外在的情绪因素。

 临床显示,绝大部分的癫痫都不需要外界因素来诱发,并不需要什么特别原因,但发现少数患者的发作特别容易被某些因素所诱发,通称为“反射性癫痫”。如:个案被光诱发的称“光反射性癫痫”,被声音所引发的称“声音反射性癫痫”,其他还有如“惊吓性癫痫”(因受到惊吓而发作)、“音乐性癫痫”(因听某些音乐而发作)、“思考性癫痫”(如思考数学题目而容易诱发)、“浸泡热水性癫痫”(洗热水澡或浸泡入澡缸而容易引起发作)、“刷牙性癫痫”(因刷牙时牙刷刺激牙龈而容易引起发作)等,这些都曾在临床出现。据报道,在曰本亦发现打算盘对某些癫痫患者容易诱发,称为“算盘癫痫”。

 更不可思议的当推“吃诱性癫痫”,这是在吃的过程中很容易诱发的癫痫。台湾南部一名10岁女童,一曰跟妈妈逛街时,无意间被人碰撞一下,旋即像被点穴似的,全身定住,无法动弹,并不自主地傻笑。妈妈回头看到女儿的模样,还以为女儿是跟她开玩笑,但之后又发生多次同样情形,经高雄长庚医院医生检查证实是“反射性癫痫”。医生指出,这类患者如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人触摸,即使摸到衣服,也会呆若木鸡,若触摸动作太大,就会全身抽搐。尚有一名七八个月大的婴儿,一听披头四的音乐就面露痛苦表情、四肢抽筋,癫痫发作。

 (3)遗传。

 早些时候的研究指出,没有迹象显示癫痫与遗传有关,因为大部分的癫痫患者找不到遗传的家族史。但某些特别型态的癫痫已被证实遗传是一个重要因素,如小孩的失神性小发作、热性痉挛,甚至被发现其致病的基因在第二十及第六对染色体上。关于遗传率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不到5%;也有人说癫痫患者下一代得的几率比一般人高,是11%:1.6%,而在10岁以前患癫痫者,也比10岁以后患者较容易传给下一代(蔡明兰,1992)。

癫痫的发生几率

 台北荣总癫痫科医师关尚勇(1998)指出,一般癫痫的平均年发率是每10万人中有100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但到60岁以上又增加。若以年龄来分,则4岁以前的婺幼儿年发率最高,每10万人中有268人;40~59岁间则为每10万中有12人;大于60岁者则为毎10万人中有82人。而癫痫患者占总人数为0.5%。

癫痫的类型

 癫痫依发作形式不同,种类很多,在临床表现上主要有四大类:

 (1)大发作(grandmal),又称全身性癫痫(generalizedepilepsy)。多数有先兆,发作前患者有头晕,上腹部不适,恐惧,心慌及感觉(如嗅觉、听觉、视觉)异常、肌肉僵直而倒下去,昏迷,喉头痉挛,发出叫声(如猪、羊叫声),呼吸停顿,面色苍白,瞳孔散大,头和眼转向一侧,牙关紧咬,甚至咬破舌头,口吐白沬,大小便失禁,强烈抽动一两分钟后转入阵挛,肌肉变得一松一紧,数分钟后,就会松弛躺在地上,进入昏睡状态,约半小时或数小时后逐渐清醒。

 (2)小发作(petitmal)。小发作是一种良性、典型的失神症,多发生于小孩身上。临床研究发现,小发作的发病年龄一般在5~9岁,3岁以前或15岁以后很少。发作时会突然停止一切动作,眼神发呆、无反应、有时会眨眼睛、双眼直视,躯干前屈、低头,手或颈部会轻微抽动,嘴唇出现吸吮或咀嚼的动作。此时,也因为肌肉会轻度放松,握在手中的东西(如笔、筷子、碗等)可能会掉下来。此种发作时间很短,一般是5~10秒,很少超过30秒。发作次数从每天一两次到400次,大概3~5分钟就会发作一次,所以,这类小朋友在上课时完全无法听讲和做笔记。

 此类典型发作于睡眠或清晨将醒时,患童单侧嘴巴有刺痛感,包括舌头、嘴唇、牙龈和脸颊的内侧。发作会侵犯喉咙,导致不清楚、难以理解的言语,因为无法吞咽而唾液增加,并有奇怪的喉音。孩童意识清楚,知道自己想说什么,但无法以适当言语表达。

 癫痫失神性发作的小朋友,有10%~40%都有家族性遗传倾向,男女比例大致相

 等。它是儿童癫痫最常见的型态之一,几乎占了1/4(黄立同,2000)。

 (3)精神运动型癫痫(psychomotortype)。精神运动型癫痫多发作于成年人身上,患者突然意识模糊,往往在工作或睡眠中突然起立、徘徊、奔走,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有时表现出恐惧、愤怒、凭空咀嚼、吞咽等异常行为,发作过后自己完全不知,也没有印象。

 (4)杰克逊型癫痫(Jacksoniantype)。这是根据第一位描写此症的神经科医师杰克逊而命名,一般又称“局限性”发作。

 患者在发作之初,神智依然清醒,但有一边的腿部、上肢、脸部或躯干会发生抽搐或麻木,然后逐渐扩散至全身大部分地方。到了发作的后期,转成大发作,患者失去知觉。

 另外,有人将癫痫症归为原发与继发两大类,这是依患者于脑电图检查有无异常以及假性癫痫和真性癫痫

 第一类:原发性癫痫。此类又称功能性癫痫,发病原因尚不明了,往往在儿童期发病,与遗传因素可能有一定关系,脑部检查一般无明显的病理改变。这类患者受各种因素影响,例如,情绪波动、饥饿、发烧、强烈的声光刺激等容易诱发癫痫。

 第二类:继发性癫痫。又称器质性癫痫,此类常发生于各种疾病,癫痫发作只是这些疾病的一个症状或后遗症而已。例如,颅内肿瘤、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硬化、脑血栓、脑缺血、脑缺氧、脑膜炎、脑寄生虫病、颅脑外伤、尿毒症、血糖过低、血钙减少、维生素B6缺乏等,都可引起癫痫发作。

 又有人将可由脑波测得到的发作称为“真性发作”,另一种脑波侦测不到的称为“假性发作”。所以,癫痫有真性发作和假性发作两大类。假性癫痫又称心因性癫痫,是由于心理情绪所导致。

癫痫症对睡眠的影响

 癫痫发作在睡眠后和觉醒前者称睡眠性癫痫(sleeprelatedepilepsy)。Fere在1890年曾报告他的癫痫患者有2/3在下午6时至早上8时之间发作,尤其是在凌晨2时至5时之间;Gowers在1901年曾报告自己的患者有42%的人只在白天发作,有21%只在晚上发作,而有37%没有特定的发作时间。

 众多研究发现,非快速眼动睡眠期的癫痫发作增加,在快速眼动睡眠期的癫痫发作减少,原因是神经元在睡眠时对同步化兴奋性突出传入敏感性增强,不同的睡眠期相对于发作间放电,发作阀和神经元的兴奋有不同的影响。癫痫与昼夜生物节律有关,癫痫发作大脑放电具有昼夜倾向,部分癫痫发作常常出现于每天特定时间,由此证明它与生物节律有一定关系。

 癫痫与睡眠的关系相互作用,密切相关。癫痫影响睡眠,发作的程度和范围以及发作出现的时间均影响睡眠的质量。虽然患者夜间睡眠总量正常,但睡眠质量下降。同样,睡眠周期也影响癫痫的发作,不规律的睡眠一觉醒周期或睡眠剥夺等睡眠障碍,也可能成为促发癫痫的因素。

夜间癫痫造成的睡眠影响

 (1)睡眠行为障碍。噩梦、惊叫、遗尿、呼吸暂停是夜间癫痫发作患者常有的行为表现。

 (2)心理障碍。研究发现,夜间癫痫患者中不乏存在心理问题,一方面与患者的素质、性格有关,另一方面,各种压力刺激确能使癫痫发作。此外,患者由于长期受癫痫纠缠,对治疗失去信心,产生自卑感,情绪忧郁。再者,担心时刻不能预期的发作带来的危险,妨害正常生活,失去很多社会活动机会,不免带来失落感,加之社会、家庭不良刺激等均可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因而造成失眠及睡眠失调等问题。

处理建议

 (1)癫痫患者有严重的心理障碍,进行心理治疗尤为重要,行为治疗须靠患者自己的努力及家人甚至周遭的人给予适时必要的协助。

 (2)癫痫患者特别需要有充足的睡眠,晚上不可熬夜,养成每天按时上床睡觉,次晨按时起床的良好睡眠习惯,以免因睡眠不足而导致癫痫发作。中午的午睡也不宜少。睡姿应忌俯卧,尤其是夜间发作频繁的儿童,以防万一因俯睡而招致窒息。

 (3)癫痫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须遵照医师指导,切勿擅自停用。

痫病·发作期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痫病·发作期的分类 4.1 阳痫 4.1.1 阳痫的症状 4.1.2 阳痫的病因病机及治疗 4.1.3 阳痫的辨证分型 4.1.3.1 痫病·痰火扰神证 4.1.3.2 痫病·肝火痰热证 4.1.3.3 痫病·风痰闭窍证 4.2 阴痫 4.2.1 症状 4.2.2 辨证分型 4.2.2.1 痫病·瘀阻脑络证 4.2.2.2 痫病·脾虚湿困证 4.2.2.3 痫病·心脾两虚证 4.2.2.4 痫病·心肾两虚证 4.2.2.5 痫病·肝肾阴虚证 4.2.2.6 痫病·血虚动风证 4.2.3 病因病机及治疗 5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痫病·发作期的方剂 2 痫病·发作期相关药物 3 治疗痫病·发作期的穴位 4 古籍中的痫病·发作期 1 拼音

xián bìng ·fā zuò qī

2 英文参考

attacking stage of epilepsy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seizur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痫病·发作期(attacking stage of epilepsy seizure[1])是指发作阶段的痫病[1]。分阳痫、阴痫[2]。

4 痫病·发作期的分类 4.1 阳痫

阳痫(yang epilepsy[1])为病证名[3]。是指风火痰邪,上扰神窍,平素情绪急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便秘尿黄;病发前多有眩晕、头痛而胀,胸闷乏力,喜伸欠等先兆症状;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两目上视,四肢抽搐,面色潮红、紫红转为青紫或苍白,口唇发绀,口吐涎沫,或喉中痰鸣,或怪叫,移时苏醒如常人,甚至二便自遗,舌红,苔白腻,脉弦滑等为常见症的痫病发作期证候[1]。即兼见阳证为主的痫症[3]。

4.1.1 阳痫的症状

《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病先身热,瘈疭,惊啼唤而后发痫,脉浮者为阳痫。”

4.1.2 阳痫的病因病机及治疗

《杂病源流犀烛·诸痫源流》:“阳痫必由痰热客心胃,闻惊而作,甚则不闻惊亦作。宜用寒凉药。”方宜妙香散等[3]。

4.1.3 阳痫的辨证分型 4.1.3.1 痫病·痰火扰神证

痫病·痰火扰神证(epilepsy with syndrome of phlegmfire disturbing spirit[1])是指火热与痰浊交结,闭扰心神,以猝然仆倒,不省人事,四肢强痉拘挛,口中有声,口吐白沫,烦躁不安,气高息粗,痰鸣漉漉,口臭便干,舌红或暗红,苔黄腻,脉弦滑等为常见症的阳痫证候[2]。

4.1.3.2 痫病·肝火痰热证

痫病·肝火痰热证(epilepsy with syndrome of liverfire and phlegmheat[1])是指肝火痰热互结,以平日情绪急躁,每因焦急郁怒诱发癫 ,发作时昏仆抽搐吐涎,或有吼叫,二便自遗; 止后,仍烦躁不安,失眠等为常见症的阳痫证候[2]。

4.1.3.3 痫病·风痰闭窍证

痫病·风痰闭窍证(epilepsy with syndrome of windphlegm blocking orifices[1])是指风痰闭阻清窍,以猝然昏仆,目晴上视,口吐白沫,手足抽搐,喉中痰鸣,舌淡红,苔白腻,脉滑等为常见症的阳痫证候[2]。

4.2 阴痫

阴痫(yin epilepsy[1])为病证名[4]。是指虚体瘀痰,内闭神窍,平素食欲不佳,神疲乏力,恶心泛呕,胸闷咯痰,大便溏薄,以发 时面色暗晦萎黄,手足清冷,双眼半开半合,神昏,僵卧拘急,或颤动,抽搐时发,口吐涎沫,口不啼叫,或声音微小,呆木无知,但一日十数次或数十次频作,醒后全身疲惫瘫软,数日后逐渐恢复,舌淡,苔白厚腻,脉沉细或沉迟等为常见症的痫病发作期证候[1]。即兼见寒象的癫痫[4]。

4.2.1 症状

《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病先身冷,不惊瘼,不啼唤,而病发时脉沉者为阴痫。”

4.2.2 辨证分型 4.2.2.1 痫病·瘀阻脑络证

痫病·瘀阻脑络证(epilepsy with syndrome of static blood blocking brain collateral[1])是指瘀血内阻脑络,以猝然昏仆,瘈疭抽搐,或单以口角、眼角、肢体抽搐,颜面口唇青紫,舌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或涩等为常见症的阴痫证候[2]。

4.2.2.2 痫病·脾虚湿困证

痫病·脾虚湿困证(epilepsy with syndrome of damp retention due to spleen deficiency[2])是指脾气不足,痰浊内盛,以倦怠乏力,身体瘦弱,胸闷,眩晕,纳差,便溏,发作时面色晦滞或晄白,四肢清冷,蜷卧拘急,呕吐涎沫,啼声低怯,舌淡,苔白腻,脉濡滑等为常见症的阴痫证候[2]。

4.2.2.3 痫病·心脾两虚证

痫病·心脾两虚证(epilepsy with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both heart and spleen[1])是指心脾阳气不足,以反复发 不愈,猝然昏仆,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口吐白沫,四肢抽搐无力,口噤目闭,二便自遗,体瘦,纳呆,舌淡,苔白腻,脉沉弱等为常见症的阴痫证候[2]。

4.2.2.4 痫病·心肾两虚证

痫病·心肾两虚证(epilepsy with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heart and kidney[1])是指心肾阴虚,以痫病频发,神思恍惚,心悸,健忘失眠,头晕目眩,两目干涩,面色晦暗,耳轮焦枯不泽,腰膝酸软,大便干燥,舌淡红,脉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阴痫证候[2]。

4.2.2.5 痫病·肝肾阴虚证

痫病·肝肾阴虚证(epilepsy with syndrome of yin deficiency of liver and kidney[2])是指肝肾阴虚,虚热内扰,以痫病频作,神思恍惚,面色晦暗,头晕目眩,两目干涩,耳轮焦枯,健忘失眠,腰膝酸软,大便干燥,舌红,苔薄黄,脉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阴痫证候[2]。

4.2.2.6 痫病·血虚动风证

痫病·血虚动风证(epilepsy with syndrome of wind stirring due to blood deficiency[1])是指血虚精亏,引动肝风,以猝然仆倒,面部烘热,两目瞪视,四肢抽搐无力,手足蠕动,二便自遗,舌淡,少苔,脉细弱等为常见症的阴痫证候[2]。

4.2.3 病因病机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