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吡酯片的药物相互作用

托吡酯治疗癫痫原理-托吡酯的作用

在本项目中,改变不超过15%即被定义为无影响。托吡酯片对其它抗癫痫药物的作用托吡酯与其它抗癫痫药物(苯妥英、卡马西平、丙戊酸、苯巴比妥、扑痫酮)加用治疗时,除在极少数病人中发现托吡酯与苯妥英合用时可导致苯妥英血浆浓度增高外,托吡酯对其它药物的稳态血浆浓度无影响。对苯妥英的影响可能是由于对某种酶的多晶型异构体(CYP2Cmeph)的抑制作用导致的。因此,对任何服用苯妥英出现临床上的毒性症状或异常体征的患者均应监测其血浆苯妥英浓度。一项对癫痫患者进行的药物相互作用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使用拉莫三嗪时,加用日剂量为100mg至400 mg的托吡酯不会增加拉莫三嗪的稳态血浆浓度。停用平均日剂量为327 mg的拉莫三嗪不会影响托吡酯的稳态血浆浓度。其它抗癫痫药物对托吡酯片的影响苯妥英和卡马西平可降低托吡酯的血浆浓度。在托吡酯治疗时加用或停用苯妥英或卡马西平时可能需要调整托吡酯的剂量。这应以临床疗效为依据来进行调整。丙戊酸的加用或停用不会产生临床上明显的托吡酯血浆浓度的改变,因此不需调整托吡酯剂量。这些相互作用的结果综述下表: 一:血浆药物浓度无影响**:个别患者血浆苯妥英浓度增加↓:血浆药物浓度下降NS:未进行研究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地高辛:一项单剂量临床研究发现因同时服用托吡酯,地高辛血清药-时曲线下面积下降12%。但此观察结果有无临床意义尚不明确。服用地高辛治疗的患者加用或停用托吡酯时都应注意监测地高辛的血清浓度。口服避孕药:在一项与口服避孕药(1 mg炔诺酮/35 ug炔雌醇复方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的研究中,只使用托吡酯一种抗癫痫药,且其剂量在50-200 mg/日时,没有引起两种避孕药成分的血浆AUC值发生统计学意义的显著变化。在另外一项研究中发现,当托吡酯与丙戊酸合用,且托吡酯剂量为200、400及800 mg/日时,炔雌醇的血浆AUC值显著降低,降低幅度分别为18%、21%及30%。在这两项研究中(托吡酯剂量范围为50-800 mg/日),托吡酯对炔诺酮的血浆AUC值均不产生显著影响。在200-800 mg/日托吡酯剂量范围内,炔雌醇血浆AUC值的降低与托吡酯给药剂量有相关性,但在50-200 mg/日剂量范围内此关系却并不显著。但以上这些变化的临床意义并不显著。托吡酯与口服避孕药合用时,避孕药的疗效可能会降低,从而增加非月经性出血的可能。同时服用含雌激素成份避孕药的患者, 应随时向医生报告阴道流血的任何改变特征,即使未发生阴道非正常流血,仍然存在避孕药效力降低的可能性。锂试剂:健康志愿者接受锂试剂合用本品200 mg/日试验时,可测的其体内锂盐血浆AUC值下降18%。有双向情感障碍的患者接受本品200 mg/日治疗时,其体内锂盐的药代动力学并不受影响;但本品剂量达到600 mg/日时,测的锂盐的血浆AUC值有26%的升高。所以本品与锂试剂合用时,应监测体内锂的浓度。利培酮:在单剂量和多剂量合用时,本品与利培酮的相互作用对于健康志愿者和双向情感障碍患者是相似的。本品以100,250,400mg/日的递增剂量与利培酮合用时,利培酮(给药剂量为1-6mg/日)的血浆AUC值有所下降(250mg/日和400mg/日剂量下稳态AUC值分别下降16%和33%)。所有活性物质(利培酮和9-羟基利培酮)的药代动力学仅有很小的变化,9-羟基利培酮无变化。利培酮的活性物质或本品的血浆AUC值在临床上没有显著改变。因此,本品与利培酮的相互作用可能不显著。氢氯噻嗪:在一项对健康志愿者进行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中,评价了单独使用及合用氢氯噻嗪(每日25 mg)与托吡酯(每日2次,每次96 mg)的稳态药代动力学特性。研究结果显示,在使用托吡酯时加入氢氯噻嗪,会使托吡酯的Cmax升高27%,AUC增加29%。尚不知此变化的临床意义。因此,在使用托吡酯时加入氢氯噻嗪,可能需要调整托吡酯的用药剂量。与托吡酯合用对氢氯噻嗪稳态药代动力学无显著影响。临床检验结果显示,单独使用托吡酯或氢氯噻嗪后,血钾浓度有所降低,其降低程度大于两药物合用造成的血钾降低程度。中枢神经抑制剂:未进行过本品与乙醇或其他中枢神经抑制剂同服的临床研究,但是建议本品不要与乙醇或其他中枢神经抑制剂同服。二甲双胍:一项在健康志愿者体内进行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显示了单独使用二甲双胍和二甲双胍与托吡酯合用时的两种药物血浆中的稳态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在与托吡酯合用时,二甲双胍Cmax和AUC0-12h的平均值分别增加了18%和25%,而CL/F平均值下降了20%,但托吡酯并不影响二甲双胍的tmax。托吡酯对二甲双胍药动学的影响在临床上的意义尚不明确。与二甲双胍合用时,托吡酯的口服血浆清除率有所降低,尚不知改变的程度。二甲双胍对托吡酯药动学的影响在临床上的意义尚不明确。在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患者,若增加或停止托吡酯的治疗,应密切注意常规监测以有效地控制其糖尿病病情。匹格列酮:在一项对健康志愿者进行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中,评价了单独使用及合用匹格列酮与托吡酯的稳态药代动力学特性。匹格列酮的AUC降低15%,而Cmax未受影响。此发现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注意到,活性羟基代谢产物的Cmax和AUC分别下降13%和16%,活性酮基代谢产物的Cmax和AUC均下降60%。尚不知这些现象的临床意义。当本品与匹格列酮合用时,应注意对患者糖尿病病情的适当控制。格列本脲:评价了单独给与格列本脲5mg/日与合用本品150mg/日时,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格列本脲稳态药代动力学。合用本品时,格列本脲血浆AUC24有25%的下降,其活性代谢物4-反-羟基-格列本脲(M1)和3-顺-羟基格列本脲(M2)分别下降13%和15%;但在与格列本脲合用时本品的稳态药代动力学无变化。无论是本品治疗合用格列本脲还是格列本脲治疗合用本品,都应密切注意常规检测以有效的控制患者糖尿病病情。其它形式的药物相互作用易引起肾结石的药物:与其它易引起肾结石的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会增加肾结石的风险。因此,在使用托吡酯片时,应避免使用这类药物,因为这些药物可能产生一种增加肾结石形成风险的生理环境。丙戊酸:本品和丙戊酸合用与患有或未患有脑病患者出现高氨血症有关,此类患者单独给本品或丙戊酸时可以耐受。多数情况下,停止给与本品或丙戊酸其中任意一种时,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均有缓解。不良事件并不是由于药代动力学的相互作用造成。本品单药治疗或与其他抗癫痫药合用治疗和高氨血症的关系还未建立。其它药物相互作用药代动力学研究:在临床研究中评价了托吡酯与其它药物的潜在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研究结果汇总于下表: [sup]a[/sup]%=与单独用药比较,Cmax或AUC平均变化量- =对原药的Cmax或AUC无影响(变化量≤15%) NS=未进行研究[sup]b[/sup]单用氟桂利嗪时,氟桂利嗪AUC升高14%。暴露量的增加可能由于在达稳态过程中产生了蓄积。

托吡酯片的药代动力学

与其它抗癫痫药物比较,托吡酯的药代动力学特点为:药代动力学呈线性,主要经肾清除,半衰期长,蛋白结合率低,无活性代谢物。托吡酯对肝药酶的诱导作用弱,食物不影响药物吸收,不需要进行定期的血药浓度监测。在临床研究中发现,托吡酯的血药浓度与疗效或不良反应之间无相关性。托吡酯口服后吸收迅速、完全。健康受试者口服托吡酯100mg后可在2-3小时(tmax)后达到平均血浆峰值浓度(Cmax)1.5μg/ml。根据在尿中测定放射标记物的回收率得出口服100mg[sup]14[/sup]C-托吡酯的平均吸收率为81%。食物对托吡酯的生物利用度无临床上显著的影响。一般治疗量下,托吡酯的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13-17%。托吡酯在红细胞上的结合位点容量较低,血浆浓度在4μg/ml以上时即可使其饱和。分布容积与剂量呈负相关。单次给药剂量在100-1200mg范围内,其平均表观分布容积为0.80-0.55L/kg。所观察到的性别对分布容积的影响为女性的分布容积约为男性的50%。这与女人体脂含量百分比比男性高有关,无临床意义。在健康志愿者中托吡酯被少量代谢(约等于20%)。在合用具有药物代谢酶诱导作用的抗癫痫药的患者中有近50%的托吡酯被代谢。从人体的血浆、尿和粪中分离、定性及鉴别得出6种经羟基化作用、水解作用和葡糖醛酸化作用形成的托吡酯的代谢产物。在给予[sup]14[/sup]C-托吡酯后,每种代谢产物在放射标记的排泄物总量中含量不到3%。对保留了托吡酯大部分结构的其中2种代谢产物进行实验发现它们几乎无抗惊厥活性。在人体中原形托吡酯及其代谢产物主要经肾脏清除(至少为剂量的81%)。约有66%的[sup]14[/sup]C-托吡酯在4天内以原形从尿中排泄。口服托吡酯50mg、每日2次,和口服100mg、每日2次,其平均肾脏清除率分别约为18ml/分和17ml/分。在大鼠研究中显示,肾小管对托吡酯具有重吸收作用。在与苯甲酸合用时,托吡酯的肾脏清除率显著提高。总体来说,口服后,人体的血浆清除率约为20-30ml/分。托吡酯血浆浓度的个体差异很小,因此可预测其药代动力学。健康志愿者单次口服托吡酯100-400mg时,呈线代动力学特性,血浆清除率保持恒定,药-时曲线下面积随剂量成比例增加。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可在4-8天达到稳态血浆浓度。健康受试者口服托吡酯100mg,每日2次,其平均Cmax为6.76μg/ml。口服托吡酯50mg和100mg,每日2次后,其平均血浆消除半衰期约为21小时。根据托吡酯片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中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报告,托吡酯片的平均血浆消除半衰期相对较长(随机交叉口服单剂量100mg的国产和进口托吡酯片,t1/2分别为30.19±5.01h和31.07±4.67h)。口服托吡酯100-400mg,每日2次,同时服用苯妥英或卡马西平,则血浆浓度随剂量增加而相应增高。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CLcr≤60ml/分),托吡酯的血浆清除率和肾脏清除率降低。在晚期肾病的患者中,托吡酯的血浆清除率降低。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相比,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给予相同剂量托吡酯后的血浆稳态药物浓度较高。血液透析可有效地清除血浆中的托吡酯。伴有中度至重度肝损伤的患者,其托吡酯的血浆清除率下降。在无潜在肾病的老年患者中,托吡酯的血浆清除率无变化。12岁以下儿童药代动力学儿童使用本品进行加用治疗时和成人一样,其药代动力学呈线性,清除率和剂量无关且稳态血浆浓度的增加与剂量成比例。然而,儿童有较高的清除率及较短的消除半衰期。因此,同剂量(mg/kg)的托吡酯其血浆浓度儿童要低于成人。与成人一样,肝酶诱导性抗癫痫药将降低托吡酯的稳态血浆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