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远武警59医院癫痫科-开远解放军59医院皮肤科
天坛医院的科室介绍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拥有悠久的历史,半个多世纪的历程,神经外科培养了王忠诚院士、赵雅度教授、罗世祺教授、赵继宗教授、张俊廷主任医师等一批享誉国内外的著名专家学者。科室也由最初的3个临床专业组,逐步扩展为13个,400张床位。神经外科中心现有医师123名,59%的人员具有高级职称,64%的人员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博士生导师6名,硕士生导师19名,博士后流动站1个,培养博士后14名,博士研究生37名,硕士研究生118名。护士146名,其中60%具有专科以上学历。8名北京市科技新星正在进行重点课题的研究工作。充足的人力资源、精湛的技术水平、厚重的科室文化为神经外科的迅猛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每年平均开展各项高、精、尖手术7000余例,为大量的患者解除了病痛,挽救及延长了患者的生命。脑干占位病变、脊髓内肿瘤、脑血管疾病、颅底肿瘤、丘脑胶质瘤等手术治疗居国际领先地位。小儿颅内肿瘤、颅内肿瘤、脊柱脊髓肿瘤、垂体瘤的手术治疗居国内领先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广泛开展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基础上,率先建立起了微创神经外科技术平台,其水平居国际领先。导航手术、内窥镜辅助手术、立体定向及深部微电极刺激治疗、癫痫的手术治疗居国内领先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脑肿瘤手术亡率1.04%;脑干手术亡率1.2%;动脉瘤亡率1%以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皮肤科拥有一支医术精湛、医德医风端正的队伍,宽敞舒适的就诊环境,丰富多彩的治疗检查手段。全科共8人,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1人,护师2人,技术员1人。负责日常门诊、院内外会诊、首都医科大学第五临床学院和口腔学系的教学工作,并参与临床科研、健康宣教工作。
科室对皮肤科常见病如带状疱疹、痤疮、瘙痒症、神经性皮炎、银屑病、湿疹、白癜风、足甲癣等有独到的治疗方法。依托天坛医院强大的神经学科优势,对皮肤神经感觉异常引起的皮肤病及带状疱疹神经痛有多项检查治疗措施。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为全国规模最大、学科建设最为齐全的学科之一,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在院所领导的支持下,在学科带头人王拥军教授的带领下,借助我院强大的神经外科、神经放射和神经介入等科室优势,重新整合医疗资源,加强医疗、科研、教学、防控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北京市乃至全国的神经病学中心之一。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共拥有230张病床,日门(急)诊量达800余人次,设有5个病区、1个神经重症监护室(NICU)。常年担负大量的北京市神经科常见疾病的诊治工作及全国范围内神经科疑难重症的会诊及诊治任务。
进入“十五”期间,神经内科注重人才梯队的构建,逐渐培养出一批有海外经历和高学历、临床科研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和业务骨干,为这个学科注入了活力和后劲。在脑血管病、神经感染与免疫、周围神经与肌肉病、癫痫、运动障碍疾病等神经系统重大疾病方面形成了国内一流的团队。神经内科不仅拥有优秀的学科带头人,还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全科共有医疗科研及技术人员192人,其中36人具有博士学历,有12人具有硕士学历。教授(或正高专业技术职务者)11人,副教授(或副高专业技术职务者)29人;学科人才队伍年轻化,以中青年为主。在这支团队中,每个人在注重临床的同时,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形成了临床与科研结合的明显的学院派特色。
神经内科是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系的博士点和硕士点,2003年增设为博士后流动站,是全国神经内科主治医师进修基地,北京市卫生局神经内科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和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单位,常年担任首都医科大学医学系(包括七年制)、口腔系、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清华大学医学部的本科生教育工作。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人才,已经成为我国神经病学的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多年来,共培养博士后7名、博士研究生28名、硕士研究生89名、培养住院医师80余人、进修医生800余人。并举办各类继续教育学习班32次,培训学员共计约2万余人次。他们活跃在全国不同的医疗岗位,成为我国神经病学的骨干力量。承担国家级和部级科研项目共20余项。市局级课题30余项,在研课题经费累计达5000余万元。发表论文近500篇,出版专著(主编或副主编)20余部。
天坛医院神经科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神经科试验基地,共有60余人获得国内外GCP资质认证,承担国际临床试验研究10余项,国内临床试验研究30余项。
2001年受北京市科委资助,组建并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国际标准化卒中单元,相关的出版物《BNC脑血管病治疗指南》、《卒中单元》等已相继发行,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国家级多项课题已将卒中单元计划位列其中,陆续接待全国各级医院参观学习百余人次,影响波及全国。同年,天坛医院以神经内科为基础,整合了神经影像、神经介入、血管超声、急诊科等多学科资源,率先在国内成立了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中心。3年多来重点进行了颅内动脉狭窄的支架成形术及其相关研究,并已达到国际同步或领先水平.2004年,在北京市脑血管病抢救治疗中心的平台上,以国家科技部“十五”的支持下,成立了多学科、系统的急性脑血管病抢救绿色通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科学成果。其它特色诊疗中心还包括北京市癫痫中心、北京市脑血管病康复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神经科学会诊中心、北京市神经变诊疗中心等。同时相继组建并逐步完善了脑血管病、神经系统感染与免疫、周围神经病及肌病、癫痫、神经精神、神经康复、头面痛、帕金森氏病与运动障碍、认知障碍、遗传代谢病、神经重症监护、睡眠障碍等12个专业组,并以各专业组为基础,大力发展相关的科研基础实验室工作,部分实验室如脑血管病实验室、神经免疫实验室、临床神经肌肉病理实验室、神经康复室、神经心理实验室、临床电生理实验室等均已初具规模,为科室的正规化、科学化发展奠定了良性运行的框架与机制。经过多年的学科建设,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已经成为一个国内领先、国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 1、人员结构
北京天坛医院检验科现有工作人员61名,其中主任医师、教授1人,副主任技师6人、副教授1人,主治医师、主管技师23人,住院医、技师等30人。
2、业务范围
北京天坛医院检验科本着“服务患者、服务临床”的宗旨,面向患者和健康体检人群提供多达三百余项检测服务,主要包括:
1)临检: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脑脊液常规、胸腹水常规等;
2)血液:凝血象、DIC过筛、血栓弹力图分析、血小板功能检测等;
3)生化: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心肌酶等、血清蛋白电泳等;
4)感染免疫:甲肝、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囊虫等病原体标志物检测;
5)内分泌激素:脑垂体激素、甲状腺激素、性腺激素检测等;
6)特殊蛋白:肿瘤标志物检测、特种蛋白检测、自身抗体检测、产前筛查(唐氏综合症)等;
7)微生物:血、尿、便、分泌物、脑脊液的细菌培养及药敏检测等;
8)特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HLA-B27检测、脑脊液蛋白电泳、过敏原筛查等;
9)脱落细胞检测:宫颈脱落细胞液基细胞学检查(LCT)、羊水分析等;
10)分子诊断:乙肝DNA、丙肝RNA检测、HPV-DNA分型、原位杂交(FISH)、细胞色素P450耐药基因检测等。
3、科室特色
北京天坛医院检验科是集临床检验、健康普查、健康咨询、高危人群预警、预防医学、科研开发、教学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的实验诊断中心,是以“个体化诊断”为目标的不断开拓的临床实验室,是全国第一批、北京市第一家通过ISO 15189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认可的实验室。
自2002年开始试运行ISO 17025 质量体系、2004年转版到 ISO 15189质量体系以来,检验科通过质量体系的认可过程已经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质量体系,通过认可的实验室项目的检测结果被117个国际组织和国家承认。同时,检验科还积极参与糖化血红蛋白、自身抗体检测和部分生化项目的国际比对,均成绩合格。2006年,检验科成为北京市“中美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北京市艾滋病监测哨点、北京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禽流感网络实验室,承担艾滋病病毒、禽流感、新流感病毒的初筛任务。
检验科拥有大型模块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可分析干细胞的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尿沉渣流式分析仪、全自动血凝检测系统、流式细胞仪、全自动免疫检测系统和全自动酶标系统等设备,同时检验科引进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检测设备:高效液相色谱、凝胶成像系统、基因芯片仪、悬浮微阵列检测仪、荧光定量实时在线核酸扩增仪、蛋白芯片检测仪、芯片点样仪,细胞培养系统等,结合LIS系统形成了完备的临床检测平台、临床蛋白质评价平台、分子诊断平台、细胞分析平台,为个体化诊断、进而为个体化医疗提供了设施完备、检测项目齐全的检测和评价平台。因此检验科在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多项目的检测服务的同时,还构建了共享型的转化医学体系:代谢组学平台、基因检测平台、细胞培养和检测平台、原位杂交平台、芯片研究平台和样品库平台,给临床科研提供了舞台。此外,还承担了包括国家973、863课题在内的院外、院内多项科研课题研究,也具备了应对严重生物性灾害的应急能力。在SARS、禽流感、甲型流感等流行病肆虐时,我科义不容辞的承担起第一线的检测任务,得到市卫生局、市委以及的嘉奖和鼓励。在SARS时,为我们的报告题词,使我们深受鼓舞。
北京天坛医院是首都医科大学的教学医院,实验诊断中心内设“实验诊断学”、“临床免疫学”教研室,承担首都医科大学的五年制、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和口腔专业学生的实验诊断学、临床免疫学教学任务。同时作为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系办公室所在地,检验科每年都承担多项国家级、北京市级、校级继续教育项目,形式包括学术论坛、网上授课等,参加检验科承办的继续教育项目的人次数已经近万。
北京天坛医院检验科是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系办公室所在地、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培养点,至今已经培养博士十余人,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上百篇,其中SCI收录多篇;主编《临床蛋白电泳》、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实验诊断学》和《临床免疫学》等书籍十余部。
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北京天坛医院检验科在医、教、研、防各方面不断取得成绩,已经在同行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打开了知名度,树立了品牌,成为国内知名的临床医学实验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是国内著名的以神经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医院,麻醉科始建于1982年,先后由王恩真教授、王保国教授担任科主任,现任科主任韩如泉教授,副主任为李淑琴教授。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奋斗,麻醉科逐渐形成了以神经外科麻醉为主,临床、科研和教学相辅相成的鲜明的科室特色,在国内外神经外科麻醉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
北京天坛医院麻醉科担负着天坛医院的手术室麻醉、门诊手术麻醉、放射介入手术麻醉、危重症抢救治疗以及疼痛诊治等工作。目前有34个功能齐全的手术间,其中中心手术间 24 个、介入治疗 3 个、门诊手术室 2 个、胃肠镜室 1 个、院外神经外科手术间4个。此外,还建有麻醉后恢复室(PACU)和麻醉疼痛门诊。2008年手术量达14755台次,其中神经外科麻醉7700余例,神经介入麻醉1500余例,疼痛诊疗3500余例。
北京天坛医院麻醉科针对本专业特点,在神经外科学、神经影像学、神经介入治疗与神经电生理学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步与成果,在国内麻醉学领域率先将术中唤醒技术应用于脑功能区肿瘤切除术,已完成近300例,同时还成功实施了近7000余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麻醉管理,以及近万例神经介入麻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此外,麻醉科还开展了术后镇痛、无痛人流、无痛胃肠镜、慢性疼痛射频治疗等项目,为患者提供了全方位的专业服务,其中某些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麻醉科现有工作人员62人,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10名,主治医师22名,高年住院医21人,麻醉辅助人员6人。全科共有博士学位12人,硕士学位23人,整个科室具有年轻化、高学历的特点,是一支朝气蓬勃、积极向上、不断开拓创新的医疗团队。
科研是科室得以不断发展壮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命脉。自建科以来,累计在国内外专业刊物上发表文章330余篇,有多部论著出版。麻醉科在科研领域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研课题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1项、北京市科技新星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北京市委组织部优秀人才项目1项、北京市中医局项目1项以及院级科研项目6项,总经费700余万元。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中,参加国际学术会议5人次(ASA入选6篇)、全国会议 29人次,交流论文21篇。在专业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7篇,SCI 3篇,同时还组织编写专著1部,参编书籍4部。
麻醉科十分重视国内外的学术交流,1991年举办了第一次全国神经外科麻醉会以。自2001年起先后6次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神经外科麻醉与脑保护学习班(研讨会),旨在将国际、国内神经外科麻醉及相关学科发展动态、新观念、新技术介绍给国内麻醉医师,提高各地区神经外科麻醉技术水平,推动我国神经外科麻醉学科的发展。2008年承办的首届亚洲神经外科麻醉与重症监测会议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印度、印尼、新加坡等国家的500余麻醉学者参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麻醉科的三位教授应邀出席并授课。一系列的学术交流活动使我们逐步在神经外科麻醉领域树立了鲜明的天坛品牌。
2002年北京天坛医院麻醉科成为北京市首批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之一,以临床麻醉、重症监测与治疗以及疼痛研究为基本培训结构,借助科室强大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临床资源,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专科医师培训体系。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设有一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学科点,4名硕士研究生导师,已经培养了博士后2人、博士研究生13人、硕士研究生43人,这为本学科向高、精、尖方面发展不断注入着新鲜的血液。
北京天坛医院麻醉科全体员工将本着“强化特色,均衡发展;临床立科,科研兴科”的基本原则,在临床、科研和教学方面齐头并进、开拓创新、积极进取,不遗余力地推动我国神经外科麻醉事业的发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影像中心,自1980年王忠诚院士创办至今,通过宋遵武、陆荣庆教授等老一辈放射学家的厚实铺垫,尤其在戴建平院长的领导下,经全科同志20余年的不懈努力,逐步建成为一个设备先进、医疗有特色、学术有成就的现代化科室。1998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专门从事神经影像学研究及诊疗的中心。
诊疗设备先进:神经影像中心拥有4台磁共振成像系统、3台CT机、3台DSA设备、1台ECT机和1台多普勒彩超仪;影像设备及相关配套后处理软件始终保持在国内领先,与国外基本同步。另外,神经影像中心还拥有国内最先进的纯数字的PACS系统,显著提高影像保存的质量,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技术力量雄厚:现有教授以及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3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3人。神经影像中心具有博士学位的4人,硕士学位的5人。绝大多数学有专长。学科带头人戴建平院长及高培毅教授在神经影像研究方面造诣很深,被誉为“神眼”,其诊断结果被临床誉为“术前病理诊断”。
医疗特色明显:神经影像中心在全国率先推出先进的管理体制,在行政管理上采用“纵横交错”式模式,技术和护士按设备划组,进行纵向管理;医师采用横向分组,定期轮转制度。该管理模式大大推动了学科建设,并逐步创立了我们自己的医疗特色。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在国际的龙头地位为神经影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神经影像学科的快速发展也强有力的支持了神经内外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发展。包括以下几方面:
戴建平院长带领的科研小组的针刺-fMRI 的研究项目处在国际领先水平。
在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脑血管性疾病的预防性诊断和早期诊断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①高培毅教授自行研究开发的脑CT灌注软件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其图像质量及参数标准明显优于国外CT扫描机自带软件处理系统及国内相关医学软件公司开发产品;②高培毅教授将脑梗的诊断提前到脑梗前期,其研究成果早于国外同类研究,通过CT灌注扫描及早的发现了一大批脑梗前期患者,使这些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节省了大批的医疗费用,减轻了社会和家庭负担,得到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及神经介入医师的一致认可;③CT灌注扫描已被列为常规扫描,并成为神经介入治疗前诊断及治疗后疗效评价的主要依据;④高培毅教授又将目光放在脑梗的预防性诊断方面,科内正在开发研究脑血流速度、血流状态的测定及脑血管弹性成像方面,已完成体模的成像,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预计此项研究将会使脑血管性疾病诊断又提前数年。
在脑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确立了在北京乃至全国的领先地位:①拥有诊断完成神经系统成像的先进影像设备、手段和一个高素质的技术群体;②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同类医院,只要病人配合,都能明确诊断;③全国各地慕名而来求诊的病人越来越多;④与GE及Simens公司合作开发最先进的诊疗手段及技术,通过磁共振脑功能成像进行脑肿瘤患者术前功能区定位及手术入路地选择。
在分子影像学研究方面也处于国内一流水平:①能够成功的完成磁共振对比剂和神经干细胞的标记和细胞显像;②应用临床型MR仪观察到神经干细胞在动物脑组织内地迁移及分布。
科教成果累累:本学科承担的第一负责人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八五”攻关课题1项,国家“九五” 攻关课题1项,国家“十五”攻关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6项,北京市科委项目3项,获得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2项,国家成果登记国家级1项,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1项,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1项,北京市卫生局科研成果一等奖5项,北京市卫生局科研成果二等奖16项。本学科发表论文302篇,中华系列杂志165篇,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5篇,国外杂志5篇(包括AJNR、Radi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uroradiology),其它127篇。本科医师及研究生多次参加国外学术会议交流,科室每年派遣年轻医师到国外交流学习。出版著作主编9本,参编18本。本科室还多次承办大型学术会议,国际性学术会议包括第1届国际放射学学术会议,亚太地区国际介入放射学大会,第13届国际神经放射学大会;全国性学术会议包括中华医学会第8、10、12届全国放射学大会,第1、2、3届全国中青年放射学(英文)学术大会,中华放射学会第1、2、3届全国神经放射学大会,中华放射学会第1、2届全国磁共振成像学术会议。同时,多次举办全国性学习班,并为全国各地培养进修医生500多人。
展望21世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影像中心的全体医技人员将团结努力, 在以戴建平院长的带领下,开拓进取,不断创新,使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努力实现以下三个转变和建设目标,挤身为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的优秀学科。
学科建设关键:实现三个转变,即从单纯以解剖学为基础的形态学研究转变到在此基础上的以病理生理学为基础的功能学研究;从以解剖学、临床医学、物理学和电子学为主的知识结构转变到在此基础上的以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和计算机应用为主的知识结构;从以医师、技术员为主体的人员结构转变到以医师、生物医学工程师为主体的人员结构。
学科建设目标:将神经影像中心建设成为以功能/分子影像学,医学图像后处理/CAD,神经介入放射学以及循证医学影像学为稳定学术研究方向的,以研究脑血管病、脑肿瘤以及中枢神经系统介入放射学为重点和特色的学科;建设成为上述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和培养高级实用人才的基地。
神经影像中心的科训是:
“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下属分院
珠江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原第一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教研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医院,2004年8月随第一军医大学整体移交广东省。医院占地面积9.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9万平方米,业务用房面积5.6万平方米,正在建设中的新医疗区建筑面积为16.4万平方米。1994年被评为军队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并获全军“白求恩杯”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称号;1997年被评为爱婴医院;2000年被国家卫生部确定为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2001年成为广东省首批社会医疗保险和 社会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
医院现展开床位1128张,编设14个临床教研室,44个专业科室,有7个专科实验室。为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神经外科为广东省重点学科和医学重点专科。拥有原全军神经医学研究所、优生优育计划生育技术研究所,骨科、儿科、耳鼻咽喉科、肿瘤医学等专科中心。
医院现有工作人员208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为1323人。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81名,博士学位人员83名,硕士学位人员159名,医疗系列硕士学历以上人员占75%。
医院仪器设备总价值达2.8亿元,有飞利浦64排螺旋CT、核磁共振、ECT、大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直线加速器、模拟定位机、氩氦刀、脑立体定向治疗仪、细胞刀、癫痫刀、数字化电子内镜系统等大型诊疗设备,以及原子力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高效液相等一批高精尖实验室设备,拥有比较完善的医院信息系统(HIS)和现代化的远程图像会诊系统。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医院在心脑血管病介入放射学、重型颅脑损伤救治、脑功能神经外科、腰腿痛和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微创手术、侧颅底肿瘤切除、人工耳蜗植入、肿瘤氩氦靶向治疗及综合治疗、器官移植(肾脏、肝脏、胰腺移植)、干细胞移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气化术、妇科内镜手术、新生儿疾病救治、医学整形美容、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等领域形成了明显专科技术特色,拥有一批医术精湛的知名专家。有4人在省级学会担任主任委员,13人担任副主任委员。
医院每年承担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大专等5个层次、9个专业近1000名学员的教学任务,接收进修生250余人。“十五”期间,共获得包括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重点项目、省部级及其它科研基金等各类基金课题185项,获科研经费2478万元。共获各类科技成果奖56项,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1项。舒斯云教授的研究成果“一个学习记忆有关脑区的发现及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2000年入选中国基础医学研究十大新闻,2001年入选中国医药科技十大新闻。车小燕教授成功研制的全球首个“SARS病原诊断试剂盒”,获得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并被列入2004年中国医药科技十大新闻首条。上述两个项目同时获得2005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医院开设了设施先进、服务一流的涉外医疗单位――谊侨楼,设内、外科病区和康复理疗中心、加拿大出境定点健康查体中心,有宾馆式病房70余套,1984年开诊以来共收治来自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华胞和国际友人四万多人次。 “十一五”期间,医院将继续以“质量建院、人才兴院、特色强院、文化立院”为办院方针,进一步端正办院方向,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强化以“质量、安全、服务、费用”为重点的管理,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安全、便捷和经济的医疗服务。
周边公交:(总站)192 44 186
(珠江医院站)202、220、288A、288、29、309A、309、31、521、59、75、79A、79、9、夜3、夜7乘地铁二号线在江南西站D出口换乘29、44、192、186、220、222等路公共汽车均可到达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华瑞医院(原广州邮电医院)是一所中等规模的综合医院,二甲医院,广州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机构,广州市生育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广州市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广东省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医院坐落在广州市中山大道天河公园北侧,位于华景新城与加拿大花园之间,环境幽雅、宁静、舒适,占地面积21600平方米,拥有病床217张,分设内科 (含心血管、神经、消化、内分泌、血液病等专业组)、外科(分普外、脑外、泌外、骨科、胸外、手外科等专业组)、妇产科(分妇科、产科、爱婴病区专业组)、儿科、中西医结合科、针灸骨伤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眼科、皮肤科、中医科、整形美容科、肛肠外科、检验科、放射科、特检科(B超、心电图) 药剂科等科室,及体检中心、社区医疗中心。与中山大学医学院合作成立“中山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南方医科大学华瑞医院临床基地”,开设中山医学院专家门诊。南方医科大学华瑞医院是广东省卫生系统行业作风建设先进集体,行风评议满意医院,广东省直文明单位。薛漪波院长被评为“中国电信集团优秀管理者”、“中国职工医院优秀院长”。
医院技术力量雄厚,全院卫生技术人员280余人,其中高年资中高级技术职称卫技人员130余人,硕士、博士多人。建院15年来已开展普外、泌外、脑外、骨科、妇产科、口腔、眼、耳鼻喉、肛肠等各种大、中型手术,如:胰十二指肠切除、脑肿瘤切除术、食道癌根治术、阴式子宫全切术、全膀胱切除及直肠代膀胱、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小儿麻矫形术、角膜移植、人工晶体植入术、舌癌根治术、巨大腮腺深叶混合瘤摘除术、椎间盘手术等高难度手术;内科在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治方面有其特色。中医骨伤及肛肠、口腔、康复治疗等技术在同级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
医院医疗设备先进配套,拥有近4000万元设备。装备有:核磁共振、日本东芝高档螺旋CT、日本岛津800及500mA X光机、彩色B超机、动态心电图(美)、动态血压(美)、遥测心电监护系统(美)、全自动生化仪、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全自动酶免仪和贝克曼各种检验设备,各种内窥镜(奥林巴斯纤维胃肠镜、电子胃肠镜、喉镜、进口胸腹腔镜、美国椎间盘镜等),胎儿监护仪、麻醉机、呼吸机(德)、红外线乳腺扫描仪(两台)、骨密度检测仪等;口腔科配备日本牙科椅及修复、正畸等一批进口设备。
病房均配有卫生间、空调、彩电、电话及24小时冷热水淋浴、中心供氧系统,中心吸引系统等设备,每个病区设有ICU观察急救室。还有安静舒适的特需病房,满足不同层次人员需求,配有空调、热水器、彩电、电话、冰箱、微波炉、消毒碗柜等;设有会客室、健身房及活动室,供病人选择使用;医院绿树成荫,病区整齐洁净,为花园式卫生先进单位。
医技科室有检验科、放射科、特检科(有B超、心电图、脑电图、脑地形图)、药剂科、病理科、骨密度测定室、内窥镜室、红外线乳腺检查室、心功能室等。
该院计算机网络覆盖各科室,病人从挂号、收费、取药、住院、出院结算等全部电脑化,服务快速、准确,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导诊系统进行查询。
医院集医疗、保健、康复、科研为一体。主要医疗指标达到或超过二级甲等医院标准。医院开展上门或来院系列体检服务,体检已成为该院的优质品牌,包括高、中、低档各类套餐体检,配备X光、B超、心电图、内窥镜、红外线乳腺扫描、全套检验项目等服务,体检资料电脑化管理。另还派专家上门主讲保健知识讲座,指导疾病预防、治疗和生活保健。
该院开展健康体检业务已十余年,具有丰富的经验,优良的设备、星级的服务和优雅的环境,为您提供健康的保证,尽享您人生的价值。
2007年4月23日,创建于1953年的省邮电医院移交南方医科大学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简称“南医三院”),同时成立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钟世镇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开泰领头的硕士、博士生导师等近40人组成“专家技术指导委员会”实施技术指导。2008年6月19日,南方医科大学在我院成立骨科研究所,钟世镇院士担任名誉所长, 中国著名骨科专家、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金大地教授任所长、“南医三院”院长,同时从南方医院、珠江医院抽调大量骨干“空降”我院,提升我院医疗、教学、科研的综合实力,如今我院学科设置齐全,医师系列硕士以上学历达61.8%,能开展各种大、中型手术及微创手术,拥有先进的磁共振成像系统、螺旋CT、彩色B超、高频乳腺X光机、胸/腹腔镜系统、关节镜、椎管镜系统、癫痫刀治疗仪、电子胃肠镜、体外碎石机、动态心电、动态血压、平板运动及遥测心电监护仪等,在新建五百张床位的现代化住院大楼设骨科床位三百张,计划五年内把我院打造成国内一流,以骨科为特色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我院骨外科系高等院校重点学科,脊柱外科为省医学重点专科、南方医科大学重点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博士后流动站。骨外科分脊柱、关节、创伤和骨病四个专业组。金院长在国内、港、澳及东南亚享有盛誉,学科技术力量雄厚,拥有正副教授4人,讲师7人,在读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20余人。骨科研究所与国际创伤、矫形外科学会、华裔骨科学会、国际椎间关节成形学会以及美、英、德等国著名大学有合作关系,每年互派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研究方向:脊柱功能重建、脊柱畸形矫治、微创脊柱外科、四肢脊柱创伤的救治、骨与关节软骨修复、生物材料及脊柱内植入物研制等。科研成果:获国际基金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军队及广东省科研基金18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解放军总后勤部”十五”重大科技进步奖、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各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2项,广东省及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各2项。
妇产科擅长妇科常见病、疑难杂症、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不孕不育的诊治成功率高,微创手术、无痛人流、无痛分娩等已经成为特色。普外科开展“三甲”医院普外的所有手术,擅长微创行胆囊、肝囊肿、阑尾等切除术,特点是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疤痕少。泌尿外科拥有先进的微创设备治疗泌尿系结石、前列腺增生症、女性尿失禁、泌尿系肿瘤等。胸外科常规开展肺癌根治、食道癌根治,电视胸腔镜下各类胸部疾病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经皮CT引导氩氦刀肺肿瘤根治等。拥有氩氦刀治疗各种肿瘤也是我院特色之一。神经外科以南方医院专家团队为主组建神经外科,可以开展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的所有技术。尤其在颅脑损伤的综合救治和脑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具有明显优势。康复科拥有省内最具特色的“国际麦肯基力学诊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疗效好,无创伤。体检科创建于1988年,是广东省最早成立的体检中心之一,多次被评为“广州地区百姓最信赖的健康体检中心”。
医院坐落在广州市中山大道西天河公园北面,邮电技术学院旁,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6400平方米,环境优雅、宁静、舒适,住院大楼设施先进。是“省直公费医疗挂钩医疗单位”、“天河区公费医疗挂钩医疗单位”、“广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省管定点医疗机构”、“广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广东省社会工伤保险定点医院”、“广州市社会工伤保险定点医院”、“广州市生育保险定点医院”,”、“从化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广州市对口帮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大医院之一。本院为广东省政府行风评议满意医院。
周边公交:(上社站)33、50、135、139、210、224A、224、227、235、240、242、242快、242、248、269、272、289、293、296、306、515、549、560、561、813、883大学城2线、大学城5线、高峰快线21、夜9、夜17、夜19、夜25、夜34、夜36、夜38、夜41、夜43、夜46、夜47、夜48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隶属于南方医科大学(第一军医大学),是学校2005年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紧跟广东省建设“中医药强省”计划,以中医药学院为依托,发挥学校中西医结合学科群优势,力求三年内办成具有1000张病床规模,融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国内一流的三级甲等现代化中西医结合医院。
广东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决定》(粤发[2006]3号)明确提出:“支持南方医科大学发挥中西医结合学科群优势,建设一所投资主体多元、医教研一体、国内一流水平的南方中西医结合医院”。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已将该项目作为中医药发展“十一五”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安排,计划在建设上给予经费支持。
医院坐落在广州市海珠区赤岗石榴岗路13号南方医科大学南校区内。规划占地面积34000m2,规划建筑面积152300 m2,拟建设综合门诊楼、住院大楼、医技大楼、医学实验楼及行政大楼等。医院地处广州市发展中轴线,交通便利,有2号地铁赤岗站,距广州国际会展中心(琶洲)两站路程,紧邻广州新领事馆区。辐射广州大学城、番禺、南海等地。有14、20、37、264、189、252、264、298、568等十几路公交车经过医院,并连通火车站、各大商业点和旅游区。
医院I期建设项目中西医结合门诊部先期开业,该门诊部建筑面积5800 m2。1-3层为门诊部,开设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科室22个,辅助科室7个,有标准化手术室、体检中心以及宽敞舒适的候诊大厅。4-5楼为住院部。装修精美,环境优雅。
医院以西医为基础,中医为优势,中西医结合为特色,优势互补,充分发挥我校中医中药、西医等中西医学科齐全的优势,在广东省率先创建第一家中西医结合大型现代化医院。我校中医药学院的前身是中国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有35年的发展历史,是全军唯一的中医药医教研基地,是集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医、研于一体的特色学科群。现有中医药研究所和国家中药临床药理基地各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3个(中医脑病学、中医肾病学、中药制剂学)、重点专病建设单位2个(风湿病、慢性头痛),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三级实验室各1个,广东省名牌专业2个(中医学、中药学),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个(脾胃病、肝胆病),拥有中西医结合、中药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有一批包括中央保健局医生在内的中医老专家,他们技术精湛,在国内及港澳台、东南亚地区享有盛名。西医力量拥有附属南方医院、珠江医院的大力支持和保障,中西医强强联合,共同发展,创办和发展一批中西医结合特色专科,雄据广州,辐射华南,吸引港澳台、东南亚。医院还将引进国外先进的现代医学技术和人才以及国内中医药知名专家,建立中医和西医共同发展的平台,力求建成国内一流、国外有影响的综合医院。
先期开业的中西医结合门诊部开设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科室22个,其中有中西医结合专科6个(风湿、脑病、肾病、肝胆、胃肠、肛肠),中西医结合联合科室5个(妇产科、骨科、儿科、五官科、肿瘤),中医科室3个(针灸理疗、皮肤美容、特色医疗),西医科室7个(呼吸、心内、神内、消化、内分泌、普外、口腔)、名医名家诊室1个。另设急诊科、体检中心。辅助科室有检验、影像、B超、心电、脑电及TCD、胃肠镜室、手术室等7个。住院中心分内、外科。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恒生医院资兴建的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和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民营医院,地址位于深圳市宝安中心区西乡碧海湾,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医院由门诊大楼,住院大楼,急救中心,医技楼,后勤楼及宿舍小区组成,总建筑面积达8万平方米,规划床位1000张。
医疗宗旨:恒生医院禀承“以质为本,以客为尊”的医疗服务理念 ,以“三心”(责任心,上进心,事业心,),“六多”(上级对下级:多关心,多爱护,多沟通,下级对上级:多支持,多理解,多尊重,),“四要求”(高尚的品质,专业的 技能,沟通的艺术,耐挫的能力,)为医院文化核心,狠抓医疗护理质量,职业道德规范,努力把该院打造成为技术精湛,设备优良,服务到位,价格合理,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百姓星级医院
医疗条件:恒生医院以国家三甲医院的要求为建设标准,投资4.5亿元进行建设深圳恒生医院和装修,引进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家的尖端医疗设备,如飞利浦16排螺旋CT 机,DSA,DR,CR,数字胃肠机,乳腺钼靶X光机,飞凡彩超,B超,阴式B超以及美国雅培系列的生化全自动分析仪, 免疫发光分析仪, 血气分析仪,血球分析仪, 腹腔镜,胸腔镜,纤维支气管镜,宫腔镜,阴道镜,膀胱镜,电子胃肠镜,关节镜等, 医院设有 10 间层流净化手术室,一体化(VIP)产休区及2000多平米的“专业化”健康管理中心, 恒生医院坚持“高水平,高质量,高起点”的原则,面向全国招聘了各临床学科带头人及专业人才,建立起一支技术精湛,服务优良的专业医疗队伍,如今高级职称的各科专家占医务人员总数的60%以上,确保了高水平医疗服务质量,医院设置了20多个临床,医技科室,其中心血管内科,骨科,综合ICU,妇产诊疗中心,微创诊疗中心,中医养生康复中心等为该院的重点专科,同时建立了“急救绿色通道”和“会员诊疗通道”,为客户提供便捷的优质服务,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